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是我國著名的民間音樂家華彥鈞(阿炳)的代表作之一。1993年被評為20世紀華人藝術精品。作品于50年代初由音樂家楊蔭瀏先生根據阿炳的演奏,錄音記譜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風靡全國。
多年來,《二泉映月》不僅在民樂領域中被人們樂于演奏,而且還被改編成多種演奏形式,如小提琴獨奏,弦樂四重奏,民樂合奏等。在眾多的演奏形式中,人們對《二泉映月》的內涵把握也有著不同的見解。
一、表面性
表面性,就是依據優美流暢的旋律和作者對標題的理解把音樂處理成風花雪月的景物描繪,演奏起來委婉流暢。不僅在演奏方面,甚至在理論上人們也往往把它和印象派大師德彪西的《月光》并列為中外描繪月光的佳作。
一般來說,標題是作品的一部分,是內容最凝煉,最直接的表現;恰當的標題不僅能說明作者的思想深度、洞察能力、明確的目的,同時又為欣賞者明確指出了樂曲的思想內容。音樂作品的文字標題,從它的本意來講,即作者的創作過程和它的職能;從欣賞者的感受過程來說,它即可指導欣賞者了解作者構思的具體化,又能使欣賞者加強對音樂形象的正確理解,指導并啟發欣賞者的思路。
那么,《二泉映月》的標題是否符合以上的本意呢?下面是本人的一些自家之言:
《二泉映月》原本無標題,標題為后人所加;當年楊蔭瀏先生在為阿炳錄音完畢后,此曲初定名《二泉》,據說阿炳經常到無錫的惠山泉——“天下第二泉”邊賣藝,同時又吸收廣東音樂中《三潭印月》的曲名之靈感,并為此曲定名《二泉映月》的。標題的確定并沒有樂曲本身所表達的內容、情感,這種即興定題與樂曲含義基本不符。
阿炳創作這首樂曲是在雙目失明之后,阿炳到惠山泉邊賣藝,是生活所迫??!當時的生活舉步為艱,受人欺凌,怎么會有如此閑情雅致來欣賞美妙的自然之山水呢?由此看來,這種對作品的理解顯然趨于"程式化"現象。
二、片面性
這種理解就是注重阿炳的身世,著力體現悲劇性,把作品奏成低沉凄楚的情調,以至出現了置作品的本源于不顧,另辟蹊徑,片面截取。
阿炳辛酸的身世也確實令人同情。私生子出身,幼年喪母,青年喪父,中年雙目失明,由一個道士淪落成沿街賣藝乞討的乞丐。所處的又是軍閥割據,日寇入侵的混亂年代,但是否其作品就一定完全敘述其身世呢?
據阿炳自述,他一生共創作200多首作品,但保留下來的卻只有6首,即琵琶曲:《大浪濤沙》、《龍船》、《昭君出塞》;二胡曲:《寒春風曲》、《聽松》、《二泉映月》。而這6首作品都是在雙目失明后而創作的。如果按照身世來說,這六首作品都應該是悲劇性色彩,而事實呢?《龍船》表現的是歡樂的主題,《昭君出塞》一反悲切哀婉的情緒,而是以鮮明樂觀的音樂語言加以表達,《聽松》中軍號聲的模擬運用也無不是一種高昂樂觀情緒的體現……由此看來《二泉映月》的“完全身世說”也就勉為其難了。
三、《二泉映月》的內涵
《二泉映月》的內涵到底是什么?我們應當從阿炳本人的思想性格和當時的社會狀況等因素來作一下分析:
阿炳的身世很特別,他的境遇也與眾不同,他沉受了極大的痛苦和失望,同時也產生了一種比一般人更為強烈的逆反心理和追求光明的愿望。但阿炳又是一個豁達的人、一個樂觀的人,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是笑聲一片,正是這種努力"超脫"痛苦的樂觀,給了他不被生活所壓垮的精神力量。
《二泉映月》誕生的時期,正是社會動蕩混亂,民眾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歷史變革時期,作品無疑帶有這個時期的社會"氣息",帶有阿炳對這個社會的情感反映。但阿炳不是知識型的劉天華,也不是革命型的冼星海,他的作品中憂國憂民的情緒并不充足,而高昂激奮的革命語言也難尋覓;它有無奈的嘆息,它有對光明的追索,同時也有樂觀的表露。正如阿炳自述《二泉映月》是一首"依心曲"。也就是說這首作品是他心聲的傾訴,情感的流露!
然而音樂不是文章,沒有詞句可循,它不可能具體地告訴我們一個什么問題,它只是用不同的音調反復地連續地多層次多側面地逐步來深化人們內心細致的情感。
在《二泉映月》中,我們聽到的音樂語言是十分豐富的:江南絲竹、梵音鑼鼓、民間說唱、灘簧小曲等等,都有痕跡可循。作者高妙的手法,無拘無束盡情處理,已成為具有鮮明個性的"二胡絕唱"。它是阿炳心中的歌,它帶有動人的情節,它的敘事性在阿炳人生坎坷的經歷中得到了昭示,作品通過五次變奏來表現作者飽經風霜,漂泊坎坷的一生,從中揭示了他辛酸悲惻,感傷憤懣的內心情感,展現了他與命運相抗爭的堅毅自信、剛直倔強的氣質,并寄托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這是一曲命運之歌。
阿炳因《二泉映月》而不朽,這是他不幸的人生中最大的幸運。這讓我想起許許多多同阿炳一樣遭遇不幸的生命。被流行音樂寵壞的耳朵是不屬于聆聽這些傾訴的。他們在默默吞噬苦難的同時、也吞咽了生命中那些或許閃光的東西。由此,我常常在秋雨迷蒙的傍晚,在聆聽阿炳之余,灑一捧清淚,為那些無聲地消逝的生命,在燈紅酒綠的都市一隅,固守著生命里那些最為本真的東西。
本篇文章來源于『中國古曲網 』原文鏈接:http://info.guqu.net/huqinwenxue/29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