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方面是目前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現在生產古箏的工人大多都是木匠,漆工,照葫蘆畫瓢,對音質沒有專門的人來研究。有的企業做出來高檔箏,聲音比較好,但是也不知道是怎幺做出來的。而上海箏為什幺好呢,主要是他們廠有技術人員在專門研究箏的音色。當然,這次鑒定中,也有一些企業的古箏做的比較好,有的箏在保留傳統風格的基礎上做的考究,音質比較純,干凈。還有的古箏在外觀裝飾上用白色的梅花,很典雅,這些都是值得鼓勵的。
但是這次古箏中存在著不少問題,我在檢查箏的內部時,發現有的古箏里面很粗糙,甚至還有木屑,內部的材料使什幺樣的都有。這些企業把目標放在賺錢上,不斷的降低成本,有些古箏三四百元的成本,卻要賣到兩千元,這種人心就太黑了。
現在古箏市場已經太亂了,前幾天,有些人想來與我合作開廠,也做古箏,他說我們起個名字,叫“中山牌”,我一打聽,他是個賣肉的,有的是錢,也想投資搞古箏廠。這說明現在市場有多亂了。
我認為,制作古箏不要弄虛作假,現在有的企業,在材料上做文章,把一些帶疤的木材也用上了,為了怕人看見,就把面板上刷黑來進行遮掩。這些都害人的。
要實實在在地做事,要認真研究古箏的音色。真正走兩條路子,一條是專業的路子,請一些專業的技師來制做高檔箏,只要是實實在在的箏,賣到5000元一臺,專業完全可以接受。另一條路子就是普及箏,把它做好。
總之,現在中國古箏已經被日本和南韓的古箏遠遠地拋在后面,工藝上要差的很多,有時碼子不能用,我就用松香和膠布來貼,實在是影響外觀和音質。
以上這些,我希望樂器廠的同志們能夠與我們搞演奏的多合作,大家互利互惠,有你們的好箏,才有我們好的表演,有我們好的表演,才能有更多的人學習古箏,樂器廠的生意才會做的更好。
李萌(中央音樂學院古箏教授)
過去我們接觸多是上海古箏,上海箏手感較好,適合演奏較為復雜的曲目,這次來參加抽查的上海古箏并不是代表上海古箏的最好水平。
我認為其它地區的古箏在規格上顯得差異較大,比如面弧度、碼子的距離、高度都不太統一,這里就影響了我們專業演奏的需要。
作為音樂學院從事專業彈箏的人來說,我們的訓練是比較嚴格的,按照專業統一的要求,如果古箏制做的規格方面那怕是一點和微小的變化,我們都是有感覺的。而這次的古箏大部分都不太適應我們的要求,彈慢曲子還可以,一彈快曲子就不行了。
另外,這次古箏90%以上的碼子都很松,稍微一用力就出雜音,還有一臺箏,只要一刮奏,用力一點,蓋子就起來了,還出雜音,這種情況作為我們專業彈箏的人來說是決不能原諒的。
周望(中央音樂學院古箏副教授)
這次鑒定總的感覺是幾點:
一、是外觀規格差別較大,我們平時用上海古箏比較多,也比較習慣了上海的制式,但是其它企業的古箏差別就比較大了。我認為這是古箏制作中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現在的問題是有的箏距不一樣,有的弦距寬了一個指距,這樣我們演奏中感覺就不一樣了,嚴重影響了演奏效果。另外還有碼子的高度、面板的弧度等都需要統一,使古箏生產規范統一。這將大大有利于演奏。
二、是碼子的制作問題,有的比較精細,有的就比較粗糙,很不講究,碼子與面板貼合不嚴,一彈碼子就跳起來了,使我們在彈古箏時不敢用力,尤其是彈一些和弦較多或力度較大的曲子,這樣的古箏就不適應了。因此,我認為碼子的制作千萬不要輕視了。它關系到整個琴聲音的發揮,在制作中要特別嚴格。
三、是我們專業彈箏人對古箏的音質要求是聲音很集中,聲音能夠立起來,但是現在有的古箏聲音單薄,發悶、發啞。尤其是低音彈出來,沒有面板的振動。還有的古箏聲音很大,但彈起來沒有對比,象白水一樣。而我們要求的古箏音質要有一個鮮明的對比,在各個音區要有不同的音質反響,有的要求明亮,有的要求柔和,需要表達很豐富的音響。
四、作為一個古箏制作工人,應當對制作古箏中的音色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對古箏聲音的要求沒有標準和想法,就無法做好古箏,現在古箏從工藝上已經做的比較好了,缺少的是音質的要求。
李汴(中國煤礦文工團古箏國家一級演員)
這次參加古箏鑒定,我認為碼子的問題比較大,有的古箏一彈碼子就衡里嘩啦地跑,另外弦距有寬有窄,主要是拴弦孔打的不精確,有的弦為了保持它的平均,要生撬過去,可以等到一彈以后,弦又回到了原位。還有的問題是有些弦軸與搬子不配套,造成滑絲現象。還有的弦軸特別緊,怎幺擰都擰不動。這次鑒定的古箏,從整體上看工藝都比較好,比較細致,但個別地方不太講究,有些部位有劃傷現象。